日昨受邀去參加了一個 Intel 舉辦的 MID 產品鑑賞會, MID 指的是 Mobile Internet Device, 也就是行動上網裝置,產品的定位在 UMPC 之下的 4-6.5 吋螢幕大小,主要訴求的是方便的行動上網功能,針對的是一般性有機動上網需求的一般消費者,與 UMPC 針對商業用戶定位的全功能7吋小型隨身筆電在訴求上不相同。
這一次MID鑑賞會上展示的是一家韓國廠商 Yukyung Technologies Corp. 所生產的 viliv S5 的MID裝置,其大小約略等同於一部較厚的 PSP,而其技術諸元大致如下:
-
Intel 1.33GHz Atom Z520 處理器
-
DDR2 533MHz 1GB 記憶體
-
32Gb SSD硬碟
-
觸控銀幕為 4.8 吋 WSVGA 1024 x 600
-
720p HD 高畫質顯示
-
電源為 22.9 wh 電池 (約可用 6 小時)
-
可選配 GPS 或數位電視(DMB)
-
作業系統為 Windows XP Home
-
重量為 436 – 445 公克
-
尺寸為 154(W)x84(H)x24.4(T)
-
又分為 WiFi 與 3G/WiMAX 兩種不同的規格
使用操作上完全是以觸控的方式進行,並配合虛擬鍵盤來進行必要的輸入,我試著連上了 IT 邦的部落格主頁想拍個照紀念一下,不料 IE 還沒有載入中文BIG5字體,下載又有些慢,所以畫面上只見到一堆方塊酥與叉燒包…… Orz
現場有展示另外一家韓國廠商的MID,應該就是 UMID 的 MBook M1,其技術諸元則大致如下:
-
Intel 1.1/1.33GHz Atom 處理器
-
DDR2 533MHz 512 MB 記憶體
-
16/32Gb SSD硬碟
-
觸控銀幕為 4.8 吋 1024 x 600 TFT
-
有實體鍵盤
-
電源約可用 6 小時
-
數位電視(DMB, DVB-T)
-
作業系統為 Linux / Windows XP Home
-
重量為 315 公克
-
尺寸為 158x94x18.6(mm)
-
百萬畫素鏡頭
-
又分為 WiFi, 3G, WiMAX 三種不同的規格
這一款M1由於有著實體的鍵盤,樣子很像是我們一般常見的快譯通之類的翻譯機,手感上不像 viliv S5 那樣的厚重,而這一次我終於成功的連上了IT邦部落格的網頁,見到了IT邦 “豬大型” 主打星…… XD
MID的產品市場定位當然是 Intel “自己”定出來的,雖然一定有其本身的立論基礎與考量,但是消費者要不要照單全收是另外一回事。
Netbook 的出現就是一個極佳的例子,這說明了某些需求其實一直都存在著,只是在等待一個適當價格與定位的產品來引爆市場需求而已。
有趣的是,Netbook 這種平民價位的產品最早根本不是 Intel 定義出來的消費者需求,照理來說,也應該是由消費者的需求來引導廠商生產出符合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而不是廠商去定義出某個產品然後希望經由美其名為”教育消費者”的洗腦過程來接受不必要的消費,在市場上有寡佔地位的龍頭廠商有時候基於本身商業利益的考量會忘了傾聽消費者的聲音。
這一次Intel 辦的 MID 鑑賞會算是 Intel 針對MID這種新產品的市場推廣展開與本地消費者對話的第一步,也是良好的開始,美中不足的是我們並未能以台灣目前唯一的MID產品 – 技嘉的 M528 來實際比較體驗一番,台灣本地消費者即使對MID產品有興趣,選擇也不多,香港可能是目前最近一個有較多MID產品可選擇的地區,台灣本地的消費者只能再多等一陣子了。
註1: 技嘉 M528 的規格如下:
- 處理器:Intel Atom Z500 800MHz
- 尺寸:4.8吋,800 × 480 解析度,LED背光
- 記憶體:DDR2,512MB
- 硬碟:4GB SSD或1.8吋硬碟
- 無線:WiFi 802.11 b/g、藍牙與3.5G網卡(須外接)
- 作業系統:Linux
- 電池:2700 mAh
- 重量:340g
- 其他:300萬畫素鏡頭、30萬畫素內鏡頭、QWERTY滑動式鍵盤
註2: viliv S5是2月底在香港上市的,售價大概為 2萬多台幣,UMID mBook M1 應該是3月底在香港上市的, 售價估計約略為 18,000 – 20,000 台幣之間,最早推出的技嘉 M528 的台灣售價則為 19,500 元台幣左右。
amazing thanks for the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