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朋友處接手了一部舊的 IBM X20 筆記型電腦,因為是有一些問題的,所以幾乎可以說是用送的送了給我,我就一直放在房子的某個角落沒碰過,直到這幾天整理東西才又重新被我翻了出來,一時興起,決定動手將其翻新,至少可以讓妹妹來住時有部電腦可以簡單上網用。
詳查了其主要規格如下:
- Intel Pentium III 600 MHz
- Intel 440 Zx-M
- 128 MB RAM (144 PIN 100 MHz SDRAM)
- 20 GB HDD
- 12.1″ TFT (1024 x 768)
- ATI RAGE Mobility M Display chipset
- 1 CardBUS TYPE II
- 1 CF Card TYPE II
- 1 Memory DIMM slot
- 3600 mAh 鋰電池: 3.8 hours
- UltraBase X2 with FDD/CD-ROM
接著打開電腦,硬碟的聲音聽起來就怪怪的,應該是壽命快到了,決定換掉;再看了看記憶體,128 MB要跑 Windows XP 會有點吃力(64MB 內建、另64MB在唯一的插糟上),於是決定升級; 接著目視檢查了一下外觀,因為是英文鍵盤,所以要找中文鍵盤貼紙貼上才方便、PC 卡插糟有幾個針腳已經斷掉了,沒法子用 PC 卡的無線網卡,得要用 USB 或 CF 介面的,想了一想,決定去找個 CF 介面的看看,外觀上與使用上會比較理想; 電池壽命實測還可以有快2小時,算是還可以,因為新電池一顆要4000以上,太貴了,所以決定不換。
最後列了個電腦翻新的零件採購清單如下:
- 筆記型電腦硬碟一顆:用最入門的40GB 即可,最好有 5400轉加8MB快取記憶體。
- 256 MB PC-100 記憶體一條:上創見的網站購買即可,型號齊全。
- 中文鍵盤貼紙:最好是黑底白字的才能搭配IBM的鍵盤,光華商場八德路一定有。
- CF 無線網卡:這是早期的PDA在使用的,不知道現在市面上還有沒有,而且最好是 802.11G 的規格,又要能支援 Windows XP 的,這就一定要去光華找找看了。沒有就只能用 USB 的。
粗估的翻新預算是5500元到7000元左右,相當合算,因為這樣一部 Pentium III 600 的電腦,其實拿來上網還是很好用的,只要把關鍵的零組件翻新就行了。
今天應該很有得忙了。
後記:最後挑了一顆40GB最小的硬碟,切成30/10 GB兩個分割區,換了一片創見的 256 MB 記憶體,使總記憶容量逹到 320 MB,裝了英文作業系統與中文多語系,再接一個 3Com OfficeConnect 的 USB 802.11G 無線網卡,貼上中文鍵盤貼紙,大功告成,又多了一部上網打字機。
費用: 5500 元,心力:無價。
太感謝了,有空我會去看看…… 😀
電池的部份 可以到光華商場 一家叫 “蓄利” 的電池行換電池芯,將x20原本的電池帶去 老闆會給你報價∼可以參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