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過電影史瑞克 (Shrek) 的人都會對電影當中很有個性、但是受了詛咒晚上會變成怪物 Ogre, (或稱 Orc) 的費歐娜公主印象深刻。
Ogre 是一種湖沼、林中的食人巨怪,樣貌醜陋,見於歐洲民間的經典童話「穿長靴的貓」 (Master Cat 或 Puss In Boots)1中,所以史瑞克第二集中會出現這隻貓其實不會讓人太驚奇。
史瑞克電影本身的故事是改編自威廉 ‧史泰格William Steig (1907-2003)2所作的童話繪本 Shrek。電影中費歐娜公主的戲劇性遭遇其實早已流傳於許多歐洲的民間故事中了,特別是中古歐洲的一些民間傳唱詩歌 (ballad) 與騎士冒險故事 (romance)3中。
說到騎士冒險故事,當然不能不提亞瑟王與他的圓桌武士。騎士 (knight)4 會被認為是個高貴的代名詞,自然是因為騎士除了必須武勇善戰、忠於主人之外,本身也要有一些美德,必須四處幫助貧窮孤苦、軟弱困乏的人,表現出騎士應有的精神與風範,這在許多圓桌武士的故事中可以見到不少典範,騎士精神也是英美文學中一個常研究的課題。
亞瑟王手下的圓桌武士其實人數很多,據說有250位之多。電影「第一武士」(First Knight, 1995)中理察基爾演的蘭斯洛特 (Sir Lancelot) 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個,他與皇后關妮薇 (Guinevere)之間的愛情,是很多文學作品傳頌的題材。
蘭斯洛特雖然號稱是亞瑟王圓桌武士中的第一武士,但事實上在他進入圓桌武士之前,另一位騎士加文(Sir Gawain) 才是圓桌武士中名列第一的勇者,因此在這些騎士故事中,有許多就是關於加文爵士的,最有名的一個是加文與邪惡的綠騎士 (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 的故事。
加文爵士另一個較不為人注意的故事5與史瑞克故事情節中的費歐娜公主有些類同。在中古歐洲的文學作品、民間傳唱詩歌中,這些故事隨著長遠的時間、不同人、不同作者的流傳,出現許多不同的版本、而故事情節彼此借用的情形其實是很常見的。
這個故事的情節如下:
亞瑟王在與鄰國的作戰中遇襲被俘,國王可以立刻殺掉亞瑟王,但他選擇讓亞瑟王解開一個謎題,如果可以解開的話就讓他不死。
國王給了亞瑟王一年的時間來解開這個謎題。
這個謎題是:「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這個問題就連最有智慧的人都難以回答,但是年輕的亞瑟王已經答應了,就得本著騎士精神信守諾言。於是他回到自己的城中,問過了所有的人,從公主到妓女、從僧侶到智者、從木匠到農夫。所有人他都問過了,但是沒有一個人可以給他滿意的答案!
許多人都勸亞瑟王去找一名老巫婆,她一定知道答案,但是她會要求很高的代價!
由於不知道會付出什麼代價,亞瑟王遲遲不去找這個老巫婆,直到一年期限的最後一天到了,沒有選擇的亞瑟王只好硬著頭皮去找她了。
女巫同意幫亞瑟王,條件是要亞瑟王手下最高貴、最受人尊敬的加文爵士娶她為妻。加文是亞瑟王最好的朋友。
亞瑟王楞住了,這個女巫既面貌猙獰、駝背、牙齒稀落、還渾身發出難聞的氣味、有著奇怪的聲音,因此他拒絕犧牲自己最好的朋友,決心赴死。
加文得知了這件事。誓言對自己君王忠心的他立刻去見亞瑟王,表示自己既然連生命都可以隨時為亞瑟王犧牲,這又算得了什麼呢?在他的堅持之下,亞瑟王同意了女巫的條件,宣布了婚期,女巫也守信的回答了這個謎題:
「女人真正想要的是能夠主宰自己的一生。」
亞瑟王帶著這個答案回到了鄰國,國王很高興的赦免了亞瑟王的死,還給他自由之身,並且稱讚他是個言而有信的人。
亞瑟王回到了自己的城中,婚禮如期的舉行,亞瑟王一想到好友為自己所作的犧牲,就覺得難過。婚禮上,加文爵士一如往常般的維持自己騎士的良好風度與儀態,但是這名女巫則完全讓人作嘔,使每名賓客都皺起了眉頭。
新婚當夜,加文送完所有人之後終於回到了新房,令他驚訝的是,女巫已經變成了一位最美麗最温柔的少女!
少女表示,因為加文在她以女巫的醜陋外貌出現時還是一直對她很好很親切,「為了報答你的善良與騎士風度,我願意在今晚以我原本的樣貌見你。但是我只能有半天是我本來的面貌,另外半天我還是會變成猙獰的女巫。」
「你必須選擇我白天和夜晚各以什麼面貌出現。」
這是一個世界上最難的選擇,加文心中也陷入了兩難,他到底希望自己晚上看到的是什麼樣的愛人,又希望其他人是如何看自己的愛人呢?
加文該如何選擇呢?仿如一世紀之久的思考之後,加文終於對少女說:「只有妳自己有自由替自己決定這件事,我將尊重妳所有的決定。」
少女聽到了之後,燦爛的面容照亮了整個房間,她對著加文說:
「我將永遠回復我原來的樣貌愛你,因為你尊重我,讓我能夠自由主宰自己的一生,成為自己的主人。」
所以,女人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呢?也許答案也在費歐娜公主說的:「… Until you find true love’s first kiss Then… take love’s true form.」…。
註1:「穿長靴的貓」童話故事簡述如下 – 一隻聰明機智的貓不想被窮困的主人吃掉,所以答應主人替他找到財富。貓穿上了長靴,改扮之後,靠著牠的智慧騙倒了國王,替自己的主人娶回了公主與大筆財富。貓與狐狸在童話中代表的都是聰明的動物。不同的是,貓因為是家中的寵物,因此會幫助自己的主人。這個歐洲民間童話故事的起源很早,說法各有不同,但是以法國作家Charles Perrault (1628-1703)在1697年作的「鵝媽媽童話」(Mother Goose Tales )中的作品為近代最著名的版本。「鵝媽媽童話」這個童話集中共收有「睡美人」、「穿長靴的貓」、「小紅帽」、「藍鬍子」、「玻璃靴」、「姆指仙童」等八個不同的童話故事。
註2:威廉‧史泰格 William Steig (1907-2003)出生成長於紐約,是個能寫又能畫的作家,也是「紐約客」雜誌合作最久的漫畫家。父母親皆喜於藝術,哥哥歐文 (Irwin) 更是職業畫家,對其成長影響很大。作品深受格林童話、卓別林的默劇電影、小木偶皮諾丘等童話故事所影響,他的創作流露著天馬行空的特質。
註3:romance 這個字起源於法文,最早是專指歐洲中古時代以騎士為中心的傳奇、冒險、奇幻或愛情故事,今天卻已經被當成愛情故事或小說的同義字了。
註4:knight 除了指中古歐洲接受國王、城主榮耀的武士、騎士之外,也衍生出對所愛女子忠心、有高貴道德男性的涵義,騎士之愛即指此。
註5:這個故事 (The Marriage Of Sir Gawain) 最早見於16世紀的 Percy Folio 古抄本中,原稿現存於大英博物館。
過獎了。我是把引用功能關閉了,所以….. 只要有註明原出處及原作者即可。
我想引用但通報引用出現錯誤
所以貼了標題和永久連結,如果不妥請告知移除
這是一個很精彩的部落格
童話故事的浪漫情懷幫成人世界圓夢吧
我一宜認為童話書名和神話,有時候真會令人愛不釋手.
( )-蝴蠂公主
(* )-小格格
( )-天鵝媽媽
( )-愛麗絲
你怎么没有讲三只小猪和饼干娃娃,还有狼外婆……我最喜欢饼干娃娃了
😀 是可以,不過你在自己網誌上留下的是本文的引用網址,那是要用在 blog 引用通告上的,並不是直接貼在網頁上使用。
我想你應該在網誌上留下的是以下的本文永久連結網址:http://www.homeoffice.idv.tw/2004/07/343
so wonderful.
I’d like to quote it in my blog.
[Puzzle] 費歐娜與騎士之愛 – What women
[Puzzle] 費歐娜與騎士之愛 – What women really want?
嚴格說來,這則故事不能算是童話…..。歐洲文化中的騎士精神代表的是一種美德的化身,而其中一面就是對女性的尊重,這也許是東方文化中較為欠缺的…. 😮
童话就是童话
如果女巫永远只是女巫
加文是否一如既往一世
等到加文剩下最后口气
女巫再变回少女的样子
你们说说看他会不会气活过来啊
好像存心破坏他的風度儀態
可能是妒忌他的艳福吧赫赫
這些奇幻神話中的生物真要認真考據起來,可複雜得緊呢。人的起源在神話中也同樣有許多種不同的說法,都是一樣的…..
很不錯的介紹。
不過關於[ Ogre 暱稱是 Orc ]……
有看過其他地方的翻譯把 Ogre 譯為[食人魔],而 Orc 則譯為[半獸人]
orc和goblin這兩個字有時又會被交錯在一起使用(指[半獸人])
To Gill: 沒有人可以完全知道另一個人心裡在想些什麼,「讀心」可並不容易,但是「理解」與「尊重」是最起碼的,在此之上就要靠彼此的「默契」與「智慧」了,複雜得緊。
「史瑞克」中不就像是另外一種選擇了嗎?但也是 Happy Ending 呀,所以只要兩個人彼此接受即可,又何須理會外在?楊過與小龍女可也並不是”門當戶對”的呀….
(這個故事不算是”童話”啦,因為這些文學作品其實並不是專門寫給小朋友看的,同樣也不會有人把魔戒當成童話故事的 … )
之前就知道這個故事
沒想到它是中古童話故事 🙂
這樣看來其實女人也很好掌握ㄚ
只是看出”她心中想的事情”不容易
“要接受”可能更難
幸虧巫婆沒決定”醜陋的外表比較自在”
要不然對很多人來說都不是happy ending 😀
那的確是女人很想要的東西
但是有這項寶物的女人 應該是屈指可數
不管是男人亦是女人 只要是人 往往天不從人願 加諸了一些失敗 沮喪 等待….在我們身上
但也因這樣 使我們的人生添加許多調味料 多了酸甜苦辣 豐富了起來
感人至深,荡气回肠
在迴響中寫這篇故事有點可惜,所以我另起一篇新的文章,將故事寫在文中,妳可以看一下這篇精彩的故事….
可以告訴我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的中大概意思呢~我想知道耶!!謝謝…
希望窗外也是一片藍天….. 🙂
因為你的文章 讓我看見另一扇窗 謝謝